首页 资讯 正文

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培养“匠心之师” 奏好教师成长“四部曲”

体育正文 166 0

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培养“匠心之师” 奏好教师成长“四部曲”

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培养“匠心之师” 奏好教师成长“四部曲”

《教育(jiàoyù)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提出,建设高素质(gāosùzhì)专业化教师队伍,筑牢教育强国根基。教师作为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既是支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“核心力量”,更是推动(tuīdòng)学生全面可(kě)持续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。只有经过千锤百炼、反复打磨(dǎmó),炼就独门“金刚钻(jīngāngzuàn)”,才能揽下教育这个“瓷器活”,雕琢出自身的能力素养和学生的美好未来。 姜堰区坚持系统思维,搭建“五领”教师(jiàoshī)培养架构,为不同年龄、不同类型的教师,架起(jiàqǐ)精准、适配的成长阶梯,推动高阶成长、高端引领(yǐnlǐng)。 “领军”,聚焦(jùjiāo)书记、校长群体,重点提升教育领导力和创新力,培养专家型、创新型(chuàngxīnxíng)校长;领雁(lǐngyàn),聚焦后备干部群体,重点提升管理、业务和执行能力,培养开拓型、活力型人才;领航,聚焦名师(míngshī)骨干群体,锚定苏教名家、教学名师目标,培养具有影响力、话语权的名家大师(目前,姜堰区现有特级教师23人、苏教名家2人);领飞,聚焦新教师群体,重点提升教学技能,站稳(zhànwěn)课堂根基,确保一年“成长”、三年“成熟”;“领跑”,聚焦定向委培生群体,推行定制培养、提前介入(jièrù)、实境课堂、量化积分“四位一体”模式,打通(dǎtōng)从(cóng)校园理论学习到职业实践应用的快速转化(zhuǎnhuà)、提升通道。 我们通过“卷入(juǎnrù)式”教研,让每一位教师深度参与其中,帮助他们逐渐褪去(tùnqù)“教书匠”的刻板印记,向着“名师大家”的高远目标迈进。 一是推行“三级(sānjí)教研”模式。实行“区名师工作室—城乡教研站(zhàn)—学校(xuéxiào)学科组”“三级”教研管理机制,成立(chénglì)“专家名师为引力、基层教师为主力、教研队伍为助力”的“三主体”学习共同体,推动教研重心下移,形成“区校衔接、教研一体”贯通模式。二是强化“学科智囊”建设。聚焦学科实践、作业(zuòyè)设计、考试(kǎoshì)命题、综合评价等重点难点(zhòngdiǎnnándiǎn),成立中高考研究(yánjiū)中心,引进省市专家、学科骨干,有(yǒu)力提升学科组水准和教科研水平。2024年,全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(xiàng)(xiàng)、市级奖11项。三是打造“乐学(lèxué)课堂”范式。实施“课均论英雄”改革行动,实行学校书记、校长带头上好课,校长、教研员同评一节课,打造有技术、有意思、有意义、有品质的“乐学”课堂范式。2024年,在国家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,姜堰区获评部优课9节、省优课16节。 有句老话:好(hǎo)师傅才能带出好徒弟。同理,好老师(lǎoshī)才能教出好学生。我们精心提供(tígōng)成长平台和舞台,改变培养模式和方式,着力培养更多的好师傅、好老师。 一是变(biàn)“单打独斗”为“抱团发展”。成立49个名师工作室(gōngzuòshì)、23个学(xué)科工作室、5个乡村(xiāngcūn)培育站,充分发挥教研团队、一线名师的领衔、示范作用,形成“名师引领、导师带教、梯级成长、协同共进”的培养体系,助推1000多名青年教师专业提升、发展提速(tísù)。二是变“集中配餐”为“私人定制”。过去,“大水漫灌”式的培训,往往忽略了教师个体的独特需求(xūqiú)(xūqiú)和成长差异,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;如今,我们深入了解(liǎojiě)教师的专长、短板以及职业发展预期,通过名校跟岗、高校研训(yánxùn)、专题工作坊,最大限度满足个性成长需求,最精路径拓宽专业进阶视野。三是变“经验主义(jīngyànzhǔyì)”为“数智赋能”。投资300万元建成“智管乐学”平台,开发(kāifā)AI智慧测评系统,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、无差别动态采集数据,助力教师重塑教学系统、重构教学范式,彰显教学特质、提升教研品质。 无德不成师(shī),德高才为范。我们通过尊崇(zūnchóng)激励做加法、靶向纠治做减法,锤炼师德师能、激发内生动能。 一是尊崇最大化。推出尊崇教师1.0、2.0进阶版本,涵盖医疗(yīliáo)、购物、停车等10个关键领域,全方位递上优惠厚礼、多角度铺就便利通途,教师归属感落地生根、获得感节节攀升。二是激励(jīlì)顶格化。实行“年度奖励+即时褒奖(bāojiǎng)”,设立(shèlì)500万元区级专项基金,实行教学、科研等领域年度奖励,按时(ànshí)发放、足额拨付;对于教师斩获相关竞赛一等奖(yìděngjiǎng)的高光时刻,即时奔赴学校和家庭,以最高礼遇(lǐyù)、热忱关爱,以暖心褒奖、激励成长。三是惩戒适度化。出台教师“十条禁令”,开展“学禁令、知行止”活动,划定(huàdìng)红线、刚性(gāngxìng)约束,营造风清气正、蓬勃向上的良好教育生态。 (作者:申海峰 系江苏省(jiāngsūshěng)泰州市姜堰区(qū)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区教育局局长)
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培养“匠心之师” 奏好教师成长“四部曲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